在4月舉行的第十四屆新疆·伊犁杏花文化旅游季暨“魅力伊寧·和美杏鄉(xiāng)”春季文化旅游推廣活動中,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熱依木制作的年代感十足的伊犁民居模型再次受到游客的關(guān)注。這些真實還原伊犁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特色民居的木制模型,仿佛一鍵喚醒了老房子里的舊時光。
對伊犁人來說,庭院是一首用土木寫就的詩。它不僅是建筑形態(tài)的體現(xiàn),更承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社會結(jié)構(gòu)和文化記憶。庭院的功能除了居住,還有社交、生產(chǎn)活動等。許多手藝人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素材都取自于伊犁民居生活圖景,阿不都克里木就是這樣一位熱衷創(chuàng)作“微縮版”民居的手工藝人。

圖為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熱依木介紹民居模型。李劍攝
4月9日,記者走進伊寧縣吐魯番于孜鄉(xiāng)克伯克于孜村團結(jié)路一巷19號的院落,和煦的春光為院中房屋灑下光影,阿不都克里木正流連在他心愛的寶貝間:一座座用木頭制作的伊犁民居模型擺滿了房屋?!斑@是上世紀60年代的泥巴墻、土炕,這是灶臺、小搖床。我小時候住的院子就是這個樣子。”阿不都克里木指著一座民居模型說,從2019年開始,他已經(jīng)做了20余座民居模型,前兩天還在杏花節(jié)上以800元的價格出售了一座小房子模型。幾年間,他制作的民居模型銷售了8座,塔城、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都有他的“粉絲”。2019年,在第九屆新疆·伊犁杏花文化旅游節(jié)——花開杏鄉(xiāng)“杏”福印象民族手工藝品展銷活動中,阿不都克里木制作的“微縮版”民居獲得了一等獎。
阿不都克里木是伊寧縣第一中學退休教師,喜歡文學、愛好廣泛,擅長演奏手風琴、冬不拉、都塔爾等樂器,平時還熱衷收集舊物、奇石樹根等?!巴诵莺笥辛烁嗟臅r間,在收集舊物和樹根的過程中,慢慢萌生了制作民居模型的念頭?!卑⒉欢伎死锬菊f,一開始他先做些小搖床、牛車之類的模型,慢慢琢磨著越做越大,就開始“造房子”了,因為他常常夢回的童年場景正是小時候生活的庭院。
在一座座“微縮版”民居模型前,阿不都克里木介紹著這些民居的變化,從土坯房到小二樓別墅,民居的建筑材料、樣式、裝飾都有變化,他不但注重房屋輪廓樣式和布局,連屋內(nèi)的陳設、裝飾都考慮得十分周全,盡量真實地還原過去的生活場景。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民居的用料、裝飾、家具、電器都在發(fā)生變化,從中可以看到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富強?!卑⒉欢伎死锬菊f,這些民居不僅僅是一座房,更是屬于上一代人的記憶,飽含了滿滿的情感和最淳樸的時光,值得被珍藏。

圖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伊犁民居模型。李劍攝
制作一座民居模型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半年以上,但阿不都克里木始終樂此不疲。構(gòu)圖、設計、搭建、拼接、打磨……每一道工序他都一絲不茍,以極大的細心和耐心將民居細節(jié)一一復刻出來。
在一座長約120厘米、寬約60厘米的縮小版房舍中,泥土抹的墻面、原木搭建的長廊透出原始而儉樸的氣息,屋內(nèi)灰色的土炕、粗糙的門窗反映著當時人們的居住條件。阿不都克里木說,這座模型就是依照他小時候的家制作的。在這座庭院里,父母不僅養(yǎng)育了5個兒女,還培養(yǎng)出了考入北大的孫女?!暗艿艿呐畠荷蠈W時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2017年考入了北京大學。從小父母就鼓勵我們多讀書,重視知識。上高中時,從家到學校往返要14公里,父親把家里的一頭牛賣了,買了一輛自行車方便我上學?!卑⒉欢伎死锬菊f,他的父母都曾上過大學,非常重視教育,現(xiàn)在他的三個孩子已有兩個上完大學工作了,大女兒是醫(yī)生,小女兒是大學教師,還懂英語、俄語,這些都讓他很驕傲。

圖為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熱依木依據(jù)記憶復制出小時候生活的院落。李劍攝

圖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伊犁民居模型。李劍攝
進入新時代,阿不都克里木想要做出更多反映時代發(fā)展的民居。2021年,他游覽了北京、蘇州、杭州等地,在天安門觀看升國旗的情景讓他感到特別震撼,于是,他又精心制作了一座天安門城樓模型,從朱紅色的廊柱、檐角窗欞的裝飾,到城樓前的國旗桿、花卉擺設,他用心至極。在城樓前的5個花盆上,他特意寫上“我愛你,中國”的字樣?!皣医o了我們這么好的生活,我由衷地感恩,也希望更多的人通過這些民居模型看到時代的發(fā)展進步?!卑⒉欢伎死锬拘呛堑卣f,日子越過越好,他制作的小二樓別墅反映出普通人的生活變遷,相信以后的民居還會變得更好。
在擺滿食物的炕桌前,阿不都克里木為來客彈唱起《牡丹汗》,動情的歌聲像窗外的春光般明媚。每座民居模型都是會呼吸的生命體——當游客撫摸著藍色的雕花門楣,當燈光在這些“微縮民居”里亮起,那些被歲月揉皺的記憶便重新舒展成鮮活的故事。(記者王志華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