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農技人員在田間開展技術指導服務。陳詠梅攝
伊犁新聞網訊(通訊員陳詠梅)眼下,伊寧縣12.1萬畝冬小麥進入了灌漿期,這一時期是決定小麥粒重和產量的重要階段,當地農民正搶抓農時,加強田間管理,為小麥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伊寧縣巴依托海鎮下薩克于孜村村民何先洪承包的1100畝連片冬小麥地綠意盎然,麥粒開始逐漸飽滿,小麥的品質和產量也在此階段基本定型,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2024年11月,何先洪選擇了新冬32號小麥品種進行播種,并嚴格按照技術員推薦的方法科學管理,及時進行灌溉作業,確保小麥在灌漿期有充足的水分供應。
“2023年,我種的小麥畝產達到了650公斤,我非常高興,今年我還用了滴灌技術,希望今年的產量能更高一些。”何先洪說。
“在冬小麥播種前,我們就幫助農戶選擇品種和提供田間管理技術服務,包括滴水出苗、合理施肥、化學控制、病蟲害防治措施等。”伊寧縣巴依托海鎮農業發展中心技術推廣干事阿米娜·瑪合蘇提說。
當前,伊寧縣農業農村局加強監測預警和強化防控措施,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根據不同苗情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向農民傳授小麥灌漿期的管理要點和病蟲害防治知識,幫助農民解決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當前最關鍵的技術措施是施葉面肥,我們按照每畝地使用磷酸二氫鉀和尿素的用量,按一定比例混合投放,這樣能夠促進籽粒飽滿,同時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多管齊下,共同做好田間管理。”伊寧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阿布都許庫·賽買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