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治區黨委統一部署,2023年12月6日至2024年3月10日,自治區黨委第五巡視組對伊寧縣開展了常規巡視。4月29日,自治區黨委巡視組向伊寧縣委反饋了巡視意見。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強化組織領導,扛牢巡視整改主體責任
(一)強化政治擔當,壓實整改責任。縣委自覺站在“巡視不整改,就是對黨不忠誠,對人民不負責”的政治高度,第一時間成立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以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度的政治自覺,扛牢巡視整改政治責任,全面認領問題,迅速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巡視整改方案,逐條細化整改措施,確保任務到人、責任到崗、要求到位。
(二)堅持以上率下,推動全面整改。縣委班子堅持帶頭推進整改,先后召開7次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常態跟蹤問效、督促整改落實。縣委主要領導扛牢巡視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對巡視整改直接部署、直接參與、直接督辦,牽頭組織起草整改方案,專題研究整改措施,定期聽取整改進展,具體指導整改推進。縣委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強化跟蹤指導,定期聽取分管領域整改情況匯報,研究分析問題癥結、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全面徹底整改。
(三)健全長效機制,深化成果運用。縣委持續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著力將當前整改任務與長遠制度安排相結合,注重把行之有效經驗做法固化為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堅持整改一批、規范一批、建制一批、鞏固一批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制定完善相關制度,扎緊制度籠子,做到問題出現在哪里、制度就完善到哪里,確保整改不留盲區,不斷鞏固整改成效。
二、堅持問題導向,從嚴從實抓好整改任務落實
(一)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
1.理論武裝持續強化。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落實落細“第一議題”制度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2024年召開22次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研討交流15次,邀請多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體系》等各類講座、輔導報告11場次。
2.學用結合不斷深化。堅持以實踐結果檢驗學習成效,形成學習研究、督辦立項、推進落實、考核評估、整改提升工作機制。縣四套班子領導結合分管行業領域實際,深入基層調研事關全局的突出問題、需要破解的重點問題,形成30余篇高質量調研報告,謀劃實施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動能的改革舉措和重點項目,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具體思路、方法、舉措、機制,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
(二)關于推進依法治疆統籌發展和安全方面
1.法治建設加快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以依法治縣、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提高依法決策水平,各項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穩步推進。發揮胡地亞于孜鎮全國人大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拓展基層組織和群眾民主立法的參與渠道,擴大國家立法“直通車”的覆蓋面。創建州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75個,人民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更加濃厚。
2.安全生產形勢不斷向好。深刻汲取安全生產事故教訓,制定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健全縣四套班子包聯重點企業、重點領域機制,調整應急隊伍、充實專業力量、優化人員編制,加大經費保障,確保有人管事,有錢辦事。組建礦山救護伊犁中隊并取得一級資質,打破礦山應急救援服務“一隊難求”局面。組建34支牧民馬背救援隊,公布22處應急避險點。構建“專家+執法”隱患排查治理模式,聘請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專家等力量常態化指導開展非煤礦山、危化、消防等領域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分析復盤近十年事故原因、特點及問題短板,查缺補漏開展火災、交通、防溺水等專項整治,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和督促整治能力有效提高。
(三)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文化潤疆方面
1.民族團結局面不斷鞏固。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挖掘弘揚先進典型人物事跡,創作出版《他就是買買提江·吾買爾》《山楊》等文學作品,拍攝微電影《布力開村》,刊發先進典型人物事跡160余條,買買提江·吾買爾同志受邀參加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獎儀式。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等活動,組織近千名少先隊員、愛國宗教人士、勞模赴北京、江蘇等省市考察學習,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發展變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鞏固拓展創建成果,冠通生物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
2.文化潤疆工程有力實施。深入挖掘湟渠歷史文化、文物遺存,收集整理相關史料,聘請專家學者編制《湟渠歷史文化展陳大綱》,完成《伊寧縣龍口水情教育文化園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開設“杏鄉·湟渠文化”等欄目,刊播5期視頻。創作《算清明白賬土地流轉好處多》等群眾喜聞樂見作品。開展“文化進萬家”等各類文化活動450余場次,舉辦冰雪文化旅游節、杏花文化旅游節等活動,不斷豐富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挖掘、整理新增41項非遺名錄,承辦伊犁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伊犁賽乃姆”榮獲“長城獎—文旅好品牌”非遺品牌優秀案例。發展文化體育賽事,承辦新疆群眾“三大球”足球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圓滿舉辦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網絡觀賽人數250萬人次以上,央視足球之夜欄目專題報道,并入選2024年“全民健康典型宣傳展示活動”案例。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實踐等活動,涌現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王紅梅,敬業奉獻“新疆好人”陳詠梅等一批先進典型,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充沛。
(四)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緊貼民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
1.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實施糧食單產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等“七大行動”。探索“托收益”“托服務”“托產量”三種模式,完成土地流轉39.92萬畝、土地托管21.63萬畝,聘請專家團隊實行“科技包縣”,推廣玉米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實現土地增產15%以上。建成高標準農田114.61萬畝,小麥、玉米畝均產量分別提高100公斤、200公斤以上。喀什鎮玉米萬畝示范田畝產量超出全國單產紀錄數十公斤。布局“育繁推一體化”玉米制種產業,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當年規劃建設投用,已入駐8家玉米制種企業,帶動玉米制種面積30余萬畝,年加工種子20余萬噸,禾稼旺合作社《做強制種優勢產業凝聚強村富民合力》榮獲第五批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案例。
2.現代工業轉型升級。圍繞加快推進“十大產業集群”和“1+10+X+N產業體系”建設,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綠色礦業及加工、先進制造和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紡織服裝為主攻方向,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釋放煤炭資源優勢潛能,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推動中煤伊犁熱電聯產項目、國錦科技新能源和裝備制造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落實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快礦產資源整合,推動正元礦業恢復生產、推動恰不坎卓金礦探礦進度、塔北鉛鋅礦完成勘探。發揮玉米資源優勢,推動嘉寧生物年產10000噸木糖、創錦制種玉米果穗烘干及2條1500噸種子生產加工等項目開工,加快推進玉米全產業鏈發展。把吸納勞動力就業作為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積極支持弘喆紡織、祺錦紡織等企業擴能提產,加快推動貽程紡織精梳緊密紡紗、天一紅旗等11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并投產。2024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3.34億元,同比增長10%,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16家,總數達61家,位列全州第一。
3.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完善旅游產業相關規劃,投入2.54億元實施景區道路、供水供電、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旅游宣傳推介,積極參與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各類推介會10場次,邀請《正大綜藝》《粵見伊犁》節目組在天山花海景區錄制節目,天山花海成功申創全疆首家五星級自駕運動營地,伊寧縣旅游知名度不斷提升。2024年接待游客530.84萬人次,同比增長29.9%。商貿物流業加快發展,完善縣鄉村商貿物流節點網絡和配送體系,快遞進村覆蓋率100%。全年鐵路貨運量達到383萬噸,二手車交易2.9萬輛,交易額4.41億元,同比增長9%和15%。實施青年農村電商培育工程,依托疆選電商平臺、安颯商貿等推動電商產業發展,實現電商銷售額1.85億元。
4.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投資5.5億元實施24個更新項目。完成16個老舊小區改造、3290戶農村抗震防災房建設、324棟牧民越冬放牧點房屋建設及污水處理廠改造提升、老城區排水防澇、熱力管網以及道路硬化等建設,城鎮面貌明顯改觀。縣城新增免費停車位500余個、充電樁26組,新建4座公廁,修剪綠化10余萬平方米,補植樹木2800余棵、草坪6700平方米、花卉3000平方米,中央公園如期開放,不斷提升城鎮居民生活的舒適度與幸福感。
5.民生改善力度不斷加大。堅持將8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于保障民生。投入4.72億元,新建、改擴建縣六中二期等項目,伊寧縣南通高級中學交付使用,新增高中學位3000個;合并各級各類學校32所,組織教師參加國培等培訓提升教育教學能力,2024年中考平均分同比提升55.15分。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投資3.55億元加快醫療一體化等項目建設,縣域內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實現互認,人民醫院入選首批國家“千縣工程”名單,鄉鎮衛生院全覆蓋設立名醫工作室23個,40個村衛生室打造“中醫閣”。建立“通醫在伊”醫療援疆品牌,推動兩地龍頭醫院掛鉤結對,為1.3萬名患者帶來健康福音。投入960萬元支持創業就業,出臺《勞務經紀人十項激勵措施》,發展“輸出勞務+技能+管理”的新業態,帶動就業3.8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0.6億元,全年累計培訓3.7萬人次,開發就業崗位5萬余個,城鎮新增就業5255人。投入120萬元實施中心敬老院提升改造項目,開設老年助餐點137個,完成適老化改造341戶。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新改建養護農村公路647公里。投資2.65億元實施包爾其、大麻扎輸變電工程和農配網工程,提升電力供應能力。
6.生態環境建設持續加強。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取暖替代工程,完成清潔能源替代3066戶。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95.9%以上,水質達標率100%。伊犁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喀贊其溝、庫魯斯臺溝河流治理工程穩步實施。提升水資源配置和管理水平,投入3.72億元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灌區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糧食產能水利骨干工程等一批項目,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14。伊寧縣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縣級水網先導區、全國第二批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縣,成為全疆首個入選縣市,吉爾格朗河幸福河湖項目成為全疆首條入選國家幸福河湖建設的河流。
(五)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方面
1.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全面壓實。將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納入縣委中心工作,與改革發展穩定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建立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履行“一崗雙責”等五項措施,縣委定期聽取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情況,研究部署有關工作,縣委班子成員嚴格履行“一崗雙責”,加強對分管領域、部門部署指導和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將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扛牢抓穩。
2.紀委監督責任有效落實。完善政治監督工作清單,從嚴從實督促各級黨委(黨組)落實好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管理,規范各級黨委(黨組)運用“第一種形態”,全覆蓋對鄉鎮開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談話,各派駐紀檢監察組常態化參加駐在單位“三重一大”會議,從嚴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用“身邊事”警醒教育“身邊人”,建成廉潔文化“示范點”98個,提升改造“清風廉韻·黨員干部警示教育基地”,開展700余場次警示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警鐘長鳴,時刻繃緊紀律之弦,持續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3.作風建設不斷深化。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緊盯重大節點和薄弱環節,上下聯動開展糾“四風”樹新風專項監督。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公開發布《力戒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十嚴禁、八倡導”》等一批長效管用機制,切實為干部松綁減負,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
(六)關于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方面
1.領導班子建設不斷強化。完善縣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規定和程序要求,充分發揚黨內民主,重大決策、重要事項充分醞釀、科學論證,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研究決定,2024年召開22次縣委常委會會議嚴格落實“一把手”末位表態制度。縣委班子成員落實黨內政治生活要求,常態化參加雙重組織生活,認真召開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努力營造團結奮斗、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2.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優化。樹立鮮明選人用人正確導向,注重提拔重用基層一線、項目建設、急難險重等崗位的干部。實施“專業回歸”計劃,建立專業干部人才庫,加快優化領導干部專業與崗位匹配度。加強年輕干部日常培養培育力度,深入實施伊寧縣“墩苗淬火”工程—百名掛職干部培養培育“八個一”活動,召開座談交流會16場次,直觀掌握百名掛職干部“活情況”。制定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引進計劃,引進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41人,博士研究生首次引進。制定《伊寧縣領導干部履職行為負面清單》,明確42種負面情形,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操作性,讓干部知責擔責、履職盡責。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88期,用好自治區“精品黨課一月一課”等活動和黨員遠程教育站點,累計開展培訓1.2萬場次,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3.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縣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黨建工作,謀劃基層黨建重點工作和特色工作。制定村民小組、社區黨小組工作方案和村(社區)黨員聯系(中心)戶實施方案,607個村民小組和40個社區全覆蓋建立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全部設崗定責。堅持以推動農民致富增收創業為導向,探索“黨建+”發展思路,鼓勵村黨支部領辦特色農牧業合作社,深入推進“社企”合作,村村聯合、跨村聯合等抱團發展模式,推動村級組織聯建、強弱互補、資源共享,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壯大。2024年32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0至200萬元、5個村達到200至500萬元、1個村達到500萬元以上。
(七)落實上次巡視、審計等監督反饋問題整改方面
1.政治責任不斷夯實。構建“一把手”牽頭抓總、分管領導分線包保、責任單位具體落實的三級責任體系,建立“月調度”機制,縣委主要領導先后10次下沉一線督導重點難點問題,召開5次常委會、專題會研究,對遺留問題逐一梳理、建立臺賬,逐項明確整改時限和驗收標準,上次巡視反饋問題均已整改完畢。
2.監督責任有效發揮。構建“紀委+組織+審計”聯合督查體系,組建專項督導組開展“嵌入式”監督,建立“清單式”監管模式,對上次巡視審計反饋的問題整改監督實時追蹤、佐證材料及時核驗,對整改滯后事項實現掛牌督辦,確保整改工作保質保量推進落實。
3.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實行縣委常委會定期研究整改工作機制,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制定《精細化財會監督五項措施》《伊寧縣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精準化處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工作措施》,強化紀律警示教育,持續推進歷年各類巡視、審計監督等反饋問題徹底整改。
三、堅持常抓不懈,推進長期整改事項落地見效
(一)關于積極融入“兩霍兩伊區域一體化”發展方面
深入思考謀劃,召開專題會議頂層設計研究,主動融入伊寧市大城市圈建設,形成《“兩霍兩伊”一體化戰略下胡地亞于孜鎮與伊寧市融合發展思路和建議》,結合縣域區位、資源、人力等優勢,積極探索一體化發展新路徑。加大營利性服務業相關企業招商力度,招引外向型企業,與多家企業深入洽談,達成合作意向。下一步,將加強專班力量,健全協調推動工作機制,繼續深入考察學習霍爾果斯市“一區三園”發展經驗,對接研究十大開放平臺政策和霍爾果斯經開區各項優惠政策,推動資源互補、政策共享,實現雙贏。
(二)關于現代畜牧業穩步發展方面
實施畜牧業振興行動,做強做優農區和草原畜牧業,調優畜群畜種結構,推廣集中代養、托管,推動向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發展。加快推進創錦黃公市場三期和線上交易平臺、托乎拉蘇牧業二期,打造“新疆褐牛”品牌。下一步,將持續嚴格落實自治區《穩定肉牛肉羊及奶產品發展九條政策措施》,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推動畜產品深加工提檔升級,提高肉制品市場競爭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四、堅持久久為功,鞏固深化巡視整改成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持續深化巡視整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大縱深推進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把抓好巡視反饋意見整改作為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檢驗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改進工作作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有力抓手,全面分析整改過程中存在的癥結,剖析問題根源,研究治本之策,嚴督實導,久久為功,持續用力,確保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
(二)聚焦常態長效,鞏固拓展整改成效。注重常態長效抓整改,做好“當下改”和“長久立”,將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確保巡視整改工作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對于已經完成的巡視整改任務,持續跟蹤問效,科學評估進展情況,適時組織“回頭看”,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回潮;對于整改時間較長、分階段、分年度推進的整改任務,抓住節點、緊盯不放,堅決落實常態化整改機制,確保全面整改、徹底整改。
(三)強化成果運用,推動整體工作提升。將巡視整改成效作為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作為對領導干部政治立場、思想認識、工作態度的直接檢驗,把高質量巡視整改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動力、干事創業的正能量,突出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強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以巡視整改的實際成效推進各項工作的整體提升,齊心協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美麗伊寧縣建設生動實踐。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視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反映,我們將加強研究,深化整改,積極回應關切。公開期限:2025年5月14日至6月4日(15個工作日)。聯系方式:0999—4022409(工作日10:00—19:30);通信地址:新疆伊犁州伊寧縣吉里于孜大街27號伊寧縣委308室(巡視整改辦公室);郵政編碼:835100;電子郵箱:ynxwxxk@sina.com。
中共伊寧縣委員會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