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
2023-02-01 |
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和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有關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需要,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服務,以達到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形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主動發展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調控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特制訂此工作計劃。 一、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二、具體做法 伊寧縣教育系統共有67個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6人,三級61人,心理健康輔導老師238名。2021年伊寧縣教育系統將加大對這些教師的培訓力度和陣地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一是有效整合資源,加強陣地建設。各中小學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總體發展目標,逐步建立心理咨詢室,將心理咨詢室作為有效載體,在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學生可通過登門、打電話、發短信、發電子郵件等方式預約。二是加強師資建設,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各中小學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取得國家心理咨詢師的教師已經在學校開展了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的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入學適應調節、考前減壓、升學指導,個別的心理輔導主要包括為對優等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和后進生的輔導,對有心理困擾或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學生按專業規范進行個體輔導或團體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困擾,并開展了心理健康講座,對教師和學生做心理咨詢。三是做好三個結合,營造心理健康教育濃厚氛圍。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時,注重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協同發力,同步推進。利用家長會向家長提供有關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的咨詢,指導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心理特點、成 長規律和教育策略。 三、具體工作計劃 1.建立以校長為核心,以德育主任為分管領導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各校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組成強大的師資隊伍。以后將加大教師的培訓面,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組織舉辦的各類輔導班,提高師資水平。 2.完善心理咨詢室。各學校進一步完善心理咨詢室。作為個別心理咨詢的專門場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關系到個別輔導的效果,咨詢內容主要有學習心理輔導、情緒心理輔導、交往心理輔導、青春期心理輔導、自我意識輔導等等。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咨詢。心理咨詢室有專任教師負責,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心理咨詢室建設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考慮兒童的審美特點。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確定講座的專題,如青春期心理輔導、學習心理輔導、情緒心理輔導、人際交往心理輔導等,原則上每學期舉行一至兩次講座,可請心理專家來學校為師生舉行講座。 4.創設良好的校園心理氛圍。一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要通過黑板報、宣傳展板、櫥窗、廣播、校園網等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如心理保健常識、調節情緒的方法、教師論壇、學生論壇等等。二是通過教師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和諧的人際關系等人文因素,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三是通過創建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氛圍,使學生耳濡目染,提高心理素質。 5.各鄉鎮(片區)學校、縣直學校聘請心理教育專家和相關專業人士,開展專題心理教育講座,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6.結合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及時和班主任溝通,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采取微訪、電訪、走訪等形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積極引領學生對產生問題的認知并對學生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讓家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學輔助教育的重要性。 |